
一、修修补补美颜术
大多数花园在第一次冲动设计后,经历种种症结的磨砺,逐渐使园主从随性归于理智。

针对不足,修饰使用功能上的缺陷,观瞻不美的地方给以润色,使其变得好看好用(如上图的休闲座凳)。尤其功能性景观:棚架与水景、阳光花房、操作台及硬质铺装等等。这种方法符合园主心理,又践行环保。

花园常见的棚架,有的装饰累赘。可以切掉繁琐的花头,简化围来围去的栅格,卸掉负担,就有美感;有的又过于简单,需要细节装饰,如在柱与梁90度角间,加枚铁艺花(如下图),也会气质大变。

还比如把过于僵硬的园路,切掉一部分边线使其流畅,可以让园路活泼起来;面积过大的硬化地面,增添一些冰裂的效果,既可以弱化呆板,又增加艺术性。

总之,修修补补是有效改造花园的扮美方法。但并不是花园里的一切问题,都可用这种修缮性的方法来解决,比如地下隐蔽工程,水电,灌溉上如果出了问题,就得下狠手了。

花园排水设计不合理,造成雨天积水或不能有效储水等现象。这些都是硬伤,最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按规范重来。
花园给水包括造景用水、生活用水、灌溉用水,规范的给水设计能够满足以上功能需求。在改造的花园中,多数给水装置不合规,尤其北方花园给水管线地埋深度必须在冻土层以下,且冬天要及时排水,包括室内外过渡区域要安装有效的泄水装置。
水景观基础渗漏,也是常见隐蔽工程隐患。有些园主没有防水质量意识,任由施工方粗制滥造,造成水景观主体沉降后撕裂防水层;有的防水材料质量差;有的因为底层基础承重与结构不合格,负重或冻冰时造成断裂。
以上隐蔽工程如前期缺乏合理的设计,在后期使用时会陷入尴尬的境地。只有痛下刮骨疗毒的决心,才得以平心静气使用和享受自己的花园。
主次调和。缺少视觉焦点,或者花园哪都是焦点,不知道主景在何处。改造时应调理清主次关系,哪是主景,其余空间就应弱化。保留戏份重的“主角”,剩下的调和工作就是针对“配角”了。

尺度调和。休闲空间太大看起来太空,或者是太小看起来太挤。前者可以通过种植缩小休闲边界;后者可通过增加路径或是铺装,减少植物面积。

材料调和。地面材质太多,空间关系混乱。首先应该改变“配角”材质,向“主角”看齐,就能让主次间产生和谐关系。同种材质的不同规格与工艺做法,也是调和元素间空间关系的好办法。木铺是百搭利器,可以利用它来提升花园品质,也与其他材质融合。

通过对空间的调和,能够修复花园的基本空间关系,让一个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的花园变得更有条理、更具精神。但这绝对是一个让设计师抓狂的过程。好,解决了空间关系,接下来就是花园的灵魂——植物的改造了。

确定种植主题
确认植物类型,营造统一和谐的花园氛围。为花园的不同种植区域确定一个主题,为下一步选择合适感觉的植物明确方向。如:天竺葵的热烈,菊科植物的活泼。确定好不同区域主题后,将合适的植物归入即可。
构建种植骨架
植物对于其他园建而言属于软景部分,用于软化结构性线条。而植物自身同样需要结构性的植物来统领整体,与自然形态下植物无序的生长形成区分。在大部分改造的花园中,都是应为缺乏骨架性的植物,造成花园种植的散乱与冗杂。

植物的搭配
理性的分析搭配的艺术,包括了色彩的组合、种植的层次、质感、花序株型等等的考量。此外植物的状态是动态变化的,还需兼顾四季的观赏。因此,种植设计多数需要设计师亲自在现场指挥,细致考量每一颗植物的落地过程。

五、花园软装置入
在花园中,软装与植物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,能冲淡和柔化硬质景观带来的冷酷感,能创造和谐的户外生活环境并抚慰人们的情感。

2、日式花园:简洁、淡雅
日式花园潇洒、幽玄、恬静,枯山水是日式园林的典型代表、这种通过禅宗思想的发展形成的庭园样式在软装的选择上尤为讲究。日式矮桌,配上草席地毯,布艺或皮艺的轻质坐垫、纸糊的日式移门等。日式花园中没有很多的装饰物去装点细节,所以使整个室外显得格外的干净利索。

4.乡村花园:具自然山野风味
如使用一些榆木制成的保持其自然本色的户外家具,滕柳编织成的户外沙发,草编的地毯,蓝印花布的桌布和靠垫,廊架上可再挂几个风筝、挂瓶、红辣椒、玉米棒等具乡土气息的装饰物。
多采用艺术玻璃、简洁抽象的铁艺,布艺选择多以抽象的点、线、面为主。以求得更多共性,突显现代简洁主题。